本报讯(记者 张小妹)18、19日,一批高新医疗器械及上市新药在北京会展中心亮相。手术机器人、3D打印人工髋关节、脑起搏器、新型糖尿病生物新药等在展会上与观众见面。与展会同步进行的还有中国药典2020计划、儿童用药、疫苗发展等多个主题的论坛。
本次展會,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或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的創新産品引來了不少觀衆駐足觀看。在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搭建的"中國藥谷"展區裏,醫療機器人手術、無血手術刀、3D打印技術等前沿科技醫療器械正在展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通過三維手術規劃、實時導航和機器人定位及操作平台,可以輔助醫生微創、精准、高效地完成12類神經外科手術,大幅度降低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生理和心理負擔。
此外,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的用于治療帕金森等病的腦起搏器,標志著我國成爲繼美國後全球第二個有能力研制生産腦起搏器的國家,而且價格比美國産品低了1/3。北京天智航醫療有限公司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公司生産的3D打印人工髋關節,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曆時5年研發的"普諾明"一件式高次非球面可折疊人工晶體,打破了我國軟式人工晶體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等等,展示了北京醫藥的創新成果。
除了醫療器械,新藥研發也成爲此次展會的一個亮點,中國協和藥物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方正醫藥研究院等新藥研發機構也展出了自己的新藥技術成果,包括抗HIV新藥、治療風濕病新藥、新型糖尿病生物新藥等。與展會同步進行的還有中國藥典2020計劃、兒童用藥、疫苗發展等多個主題的論壇。兒童用藥論壇上,多位專家提出以專屬産品滿足兒童臨床需求,構建兒科藥物研發平台等。此外,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在論壇上透露,2020版的《中國藥典》收載品種總數將達6400個左右,其中中藥增加品種220余個,生物制品增加30余個,目前生物制品收錄數爲150種。
本文鏈接:/news/2016-8-20/6.html